全国热线电话:
0871-63864886 ![]() |
|
一道强光,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,大量能量在万分之几秒的时间内倾泻而出,在空中甚至能产生约20000℃的高温,比太阳表面还要热3倍多。如果有物体被闪电击中,后果难以想象。
为了减少雷电的危害,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,他把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至高点,通过导线引入地下。避雷针在地面和空中之间连接形成了一个导电的通路,其实它的真实作用不是阻止雷电,而是让电流从这条通路流走,使得建筑物避开灾难。
所以,避雷针实际上是一种引雷针。由于实际情况不同,避雷针也无法百 分之百地保证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。不过在已经过去的100多年间,避雷针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物体带有的电荷,常常倾向于向物体顶部突出的部分聚集。人们通常会把避雷针的顶部设计得非常尖。可是,美国科学家摩尔等人研究发现,尖利的避雷针虽然产生了很强的电场,但是离远了,电场很快就会变弱,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要是把避雷针的顶端设计成圆球形,虽然附近的电场不太强,但影响的范围却更大。